美國

美國大學申請時程


規劃與準備(高一至高二)

確定申請目標:根據個人興趣、學術表現及未來職涯規劃,篩選適合的學校與科系。
檢視學術成績:確保高中成績(GPA)符合申請學校的要求,特別是核心學科(數學、科學、英文等)。
標準化考試準備

  • TOEFL 或 IELTS(英語能力測驗):建議高二或高三初考試,以備多次應試機會。
  • SAT 或 ACT(部分學校已取消要求,但仍可選擇提交以提升競爭力)。
課外活動參與:培養個人興趣,參與社團、義工活動、競賽、研究計畫、實習等,以提升申請背景。

撰寫申請資料(高三上學期)

選擇申請平台

  • Common Application (Common App):適用大部分美國大學。
  • Coalition Application:部分學校適用。
  • UC Application:適用於加州大學系統(如 UCLA、UC Berkeley)。
  • 個別學校申請系統:如麻省理工學院(MIT)、華盛頓大學等。

準備個人申請文件
  • 個人陳述 (Personal Statement, PS):展現個人背景、成長經驗、興趣與目標。
  • 額外短文 (Supplemental Essays):依學校要求撰寫特定主題的短文,如「為何選擇本校?」。
  • 推薦信:通常需要 2-3 封,可由老師、導師或課外活動指導老師撰寫。
  • 高中成績單 (Transcript):須由學校提交,部分學校要求 WES 認證。

提交申請(高三上學期,9-12月)

選擇申請類型

  • Early Decision (ED):具約束力的提前申請,適合有明確第一志願的學生(通常 11/1 截止)。
  • Early Action (EA):不具約束力,但可提早得知結果(通常 11/1 或 11/15 截止)。
  • Regular Decision (RD):一般申請,1 月初截止,3-4 月公佈錄取結果。

確認提交文件
  • 線上提交申請表
  • 支付申請費(部分學校可申請減免)
  • 寄送 TOEFL/SAT 成績(透過官方網站送分)
  • 請學校寄送成績單
  • 確認推薦信已提交

等待與面試(高三下學期,1-3月)

部分學校可能邀請面試

  • 校友面試:由學校校友進行,主要是聊天形式,評估申請者個性與興趣。
  • 招生官面試:較正式,部分頂尖學校如 MIT 會安排。

持續關注電子郵件
  • 部分學校可能要求補充材料。
  • 需確保所有文件已完整提交。

獲得錄取結果(3-4月)

錄取結果類型

  • Admitted(錄取):恭喜!可開始選擇學校。
  • Waitlisted(候補):可能有機會錄取,需回覆是否願意留在候補名單上。
  • Rejected(未錄取):仍有其他學校可選擇,或考慮申請轉學計畫。

比較錄取學校
  • 學費與獎學金
  • 學術與研究機會
  • 地理位置與校園文化
  • 就業資源與實習機會

確認入學與簽證(4-6月)

確認學校 (May 1 Deadline)

  • 在 5 月 1 日前提交 入學確認 (Enrollment Deposit)
申請學生簽證 (F-1 Visa)
  • 取得學校提供的 I-20 表格
  • 註冊 SEVIS 並支付費用。
  • 預約美國在台協會 (AIT) 簽證面試。
  • 準備護照、財力證明、I-20、SEVIS 繳費收據等文件。
安排住宿與體檢
  • 確認校內宿舍或校外租屋安排。
  • 依學校要求進行體檢與疫苗接種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關連結:

美國大學申請注意事項

條件式申請